“大山養育了我,我要反哺大山,我要更好地服務大山里的父老鄉親”,一位43歲中年漢子簡單的話語,卻折射出他樸實的真情和責任的擔當。他,就是地處偏遠山區的廣西寧明縣桐棉鎮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廖德勤。他,還是備受當地群眾愛戴的寧明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桐棉鎮第二屆人大代表。
琴清村是寧明縣桐棉鎮一個典型山區村,全村有14個自然屯,總人口3938人,土地面積6.03萬畝。2017年8月,廖德勤不負眾望,高票當選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成為大山里的“領頭雁”。2021年8月,廖德勤成為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琴清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父母官”。同年,他當選寧明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桐棉鎮第二屆人大代表。
調解糾紛一把好手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困難我須知”,自上任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第一天起,這句話便成了廖德勤的座右銘。
山區村屯,土地面積大,林地糾紛多,是歷屆村里一把手比較頭疼的問題。廖德勤面對現實,積極尋求破解良方。“調解糾紛,普法先行”,作為村黨總支部書記,廖德勤積極主動聯系掛點后盾單位寧明縣人民法院,依托法院強大的法律知識平臺,在琴清村創建《普法大講堂》這一法治教育品牌,對全體村民群眾開展《憲法》、《民法典》等雙語現場學習、普法學法活動,積極引領村“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黨員、群眾一起樹立學法、懂法、守法新風尚。在此基礎上,他組織村“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積極了解村民群眾之間存在的矛盾糾紛,主動介入調解,利用法律平衡雙方利益,化干戈為玉帛,凝干勁建家園。僅2022年,廖德勤參與調解群眾矛盾糾紛6起,其中成功調解3起。
2023年5月1日,時值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個“五一”小長假,人們大都在出游休閑。然而這一天,廖德勤卻將國定節假日作為矛盾調解日。當天,他頂著烈日,帶隊深入琴清村那柴屯林地,組織調解陸某與本屯群眾之間林地糾紛。由于事件始于2001年,當時擴建通屯道路時集體占用陸某的林地,按照當時解決方案是用屯集體林地置換占用土地賠償。到2012年,由于之前沒有簽訂書面協議,以及置換林地的四至及面積存在不明確,陸某在置換來的屯集體林地上的經營面積問題讓群眾產生疑議而開始引發林地糾紛。2023年4月中旬,因東興至憑祥高速公路經過該爭議地并開始丈量土地,更使原有的矛盾糾紛升級。廖德勤當天組織矛盾雙方群眾現場調解,他從法律、政策、現實、情理、權益等多方面為雙方權衡分析,努力平衡雙方利益。而后半個月時間里,在廖德勤耐心細致地工作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意見,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確認,一場長達11年的馬拉松矛盾糾紛終于平息了。
鄉村建設施展身手
“強化美麗村屯建設,提高村民文明素質”,作為琴清村的“領頭雁”,廖德勤知道這兩項工作必須要兩手抓、兩手硬。為了改變琴清村的村容村貌,加快美麗村屯建設步伐,廖德勤使出渾身解數,使勁全身力氣。在廖德勤的努力下,琴清村年年迎巨變,舊貌換新顏。2017年底到2018年初,上級扶貧資金先后投入219.01萬元,在琴清村14個自然屯修建飲水工程,解決了群眾飲水難的問題。2018年,通過上級扶貧資金,在浦包屯、把瀉屯、枯朽屯進行屯內道路硬化共計5.5公里;2019年,上級先后投入149.58萬元在琴清屯、底馱屯、三帽屯、把爛屯興建四座水中橋,方便群眾出行及發展產業。2019年底,全村實施農村公共照明設施建設,累計安裝太陽能路燈442盞,完成14個自然屯太陽能路燈安裝工程。2020年,琴清村琴清屯至六力屯松樹產業道路硬化工程順利完工,該條產業路長度2.23公里,沿途輻射的松樹、八角產業多達3000多畝,既方便群眾來往出行,也提高產業的發展。
“實施‘借力工程’‘借智工程’,加快琴清村文化、文明建設步伐”,廖德勤充分利用南寧師范大學作為琴清村強大后盾單位的優勢,“借力”的同時也“借智”。他積極與南寧師范大學先后派駐琴清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劉鴻飛、施海彬、齊鵬程、普胤杰無縫對接,共同肩負起描繪實施琴清村文化、文明建設藍圖的重任。2019年,南寧師范大學支持7.5萬元資金,幫助援建琴清村文化小廣場,包括建設清心亭、文化墻、健身角等文化體育娛樂設施,使群眾茶余飯后有了休閑好去處。2020年,南寧師范大學繼續支持8萬元資金,利用琴清村原有的農家書屋,改造成藏書量達二千多冊、功能齊全的思清書屋,并進一步升級為琴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流動黨員返鄉開展交流、分享的好平臺。2022年,南寧師范大學再次拿出9萬元資金,援助琴清村建設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知清黨建文化長廊,方便黨員群眾開展各種黨建活動。
與此同時,廖德勤大力倡導“熱愛琴清、建設琴清、奉獻琴清”的良好風尚,并與琴清村歷任駐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們凝練出“踔厲奮發、敢為善成、求實創新、繼往開來”的琴清精神,全面推動村屯“顏值”和“氣質”雙提升。他試點實施村屯治理“積分制”管理,通過走村入戶,宣傳環境保潔,積極引導村民群眾做好房前屋后衛生保潔工作,全面開展村屯環境秩序綜合整治大行動。他認真學習借鑒其他鄉鎮、村屯先進經驗,大力推進琴清村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綜合治理等領域提效促行,加速推進“美麗琴清”建設步伐。
政策處理當好助手
琴清村地理位置特殊,北江至板爛二級公路、東興至憑祥高速公路(在建)均穿境而過,涉及土地征用政策處理的農戶也比較多。作為琴清村“一把手”,廖德勤既要當好政策處理的“好助手”,也要當好維護群眾利益的“父母官”,因此就要考驗他如何走穩走好政策處理與群眾關系這根“平衡木”了。
在寧明縣重點工程項目北江至板爛二級公路建設中,琴清村共有三帽屯、把爛屯、那派屯、百哈屯、雞篤屯、六力屯、把瀉屯等7個自然屯涉及征地問題,共需征地約15.9007公頃,涉及戶數約110戶左右。廖德勤在征地政策處理過程中,一方面及時與桐棉鎮主管征地部門、北江至板爛二級公路項目部緊密聯系,了解征地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積極主動協助做好土地征用政策處理工作。另一方面,他積極深入遲遲不愿簽訂協議書的農戶家中,挨家挨戶了解他們不愿簽字的原因和存在的困難,對這部分農戶耐心做思想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白加黑、五加二持之以恒勸導,使農戶了解了邊境公路大通道建設的重要意義,最終都簽訂了土地征用協議,為整個工程有序推進做了較好地奠定。
北江至板爛二級公路項目部為了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需要在琴清村建設一個混凝土攪拌站,涉及到10多戶群眾土地租用問題。但當地群眾一開始不太相信二級公路項目部,不愿意租用土地給建設混凝土攪拌站,讓二級公路項目部陷入尷尬局面。廖德勤聞訊后,不厭其煩地去做這10多戶群眾思想工作,向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并以自己作為縣、鎮人大代表的人格進行擔保。由于大家平時都十分敬重廖德勤,感情一說,道理一通,大家最后都以大局為重,同意租用土地給二級公路項目部建設混凝土攪拌站。
認真履職勇做旗手
“人民選我當代表,當好代表為人民”“我當百姓父母官,就要服務為百姓”,這是廖德勤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作為縣、鎮兩級人大代表,作為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廖德勤在工作中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及鄉村振興重要論述精神為統領,注重抓牢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黨員群眾思想建設、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他以開展實施“五基三化兩創”為契機,在琴清村大力組織開展“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提升、能力大鍛煉”活動。他先后邀請南寧師范大學、寧明縣人民法院等后盾單位領導專家到琴清村講授專題黨課10場次,到邊境一線開展“國門黨課”2次。2022年11月,廖德勤在代表寧明縣參加崇左市基層黨組織“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總決賽中,被評為“基層黨建業務大比武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作為縣、鎮人大代表,廖德勤自當選以來,積極深入走訪群眾,收集民意,認真撰寫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將基層人民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心聲和訴求反映給上級部門。他想人民所需,解人民之困,為人民辦事,做人民之子,先后深入調研撰寫了《關于增加村屯保潔員數量及提高待遇的建議》《關于加大山區村屯鄉村振興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等代表建議,積極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努力為基層人民群眾服務。
衣帶漸寬終不悔,盡心為民不覺累。廖德勤灑下的辛勤汗水,也贏來了累累碩果。2021年6月,廖德勤被寧明縣委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2022年10月,廖德勤被寧明縣委組織部授予寧明縣“四型村干標兵”榮譽稱號;2022年11月,廖德勤被崇左市委組織部評為“崇左市基層黨建業務大比武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022年4月,琴清村榮獲自治區衛生村榮譽稱號;2022年6月,琴清村被確定為寧明縣“花山黨旗紅”黨建提質增效工程創標桿、創品牌示范村;2022年10月,確定為寧明縣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推廣運用試點村;2022年12月,琴清村駐村第一書記普胤杰被推薦為崇左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宣講團(駐村第一書記宣講團)成員。2022年,琴清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87萬,同比增長283.06%。
“廖德勤用真情履職,用實干擔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寧明縣基層人大代表的榜樣,真正身體力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當好代表為人民’的履職諾言”,寧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文如此點贊。(周貽剛 周允富 周雪蓮)
圖一、2022年4月,廖德勤(左二)組織開展巡邊護邊固定黨日+國門黨課活動。 (周貽剛 攝)
圖二、2022年5月,廖德勤(前左一)利用崇左市鄉村風貌提升獎補資金投入琴清村琴清屯進行排污溝建設。(周貽剛 攝)
圖三、2022年5月,廖德勤(后中)召集琴清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成員開展人大履職理論學習。 (周貽剛 攝)
圖四、2022年8月,琴清村群眾在南寧師范大學援建的思清書屋內看書學習。 (周貽剛 攝)
圖五、、2022年9月,南寧師范大學援建的琴清村文化小廣場一角。 (周貽剛 攝)
圖六、2022年10月,琴清村黨員群眾在南寧師范大學援建的知清黨建文化長廊開展黨員學習活動。(周貽剛 攝)
圖七、2022年11月,廖德勤(左二)在琴清村琴清屯開展黨建領航鄉村振興、積分制等工作宣傳。(周貽剛 攝)
圖八、2023年1月,琴清村黨總支部與寧明縣人民法院黨總支部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書。 (周貽剛 攝)
圖九、2023年3月,廖德勤(左三)組織召開琴清籍干部返鄉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座談會。 (周貽剛 攝)
圖十、2023年3月,廖德勤(前右五)組織琴清籍返鄉干部捐贈“愛心超市”生活物質。 (周貽剛 攝)
圖十一、2023年5月1日,廖德勤(左五)深入琴清村那柴屯現場為村民群眾調解林地矛盾糾紛。 (周貽剛 攝)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他用真情來履職
“大山養育了我,我要反哺大山,我要更好地服務大山里的父老鄉親”,一位43歲中年漢子簡單的話語,卻折射出他樸實的真情和責任的擔當。他,就是地處偏遠山區的廣西寧明縣桐棉鎮琴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廖德勤。他,還是備受當地群眾愛戴的寧明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 【詳細】
西林縣普合苗族鄉人大代表“土專家”助力產業振興
連日來,在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巖臘村村集體經濟火龍果基地,人大代表、火龍果種植“土專家”何偉到基地為巖臘村傳授火龍果整形修枝、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技術等。連日來,普合苗族鄉鼓勵“土專家”“田秀才”深入各村村集體經濟產業種植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服務鄉村振興! 詳細】
黨建結盟共攜手 植樹添綠我先行
今年是全國第 60 個學雷鋒紀念日,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更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在轄區掀起傳承雷鋒精神的熱潮,坡洋社區黨總支部聯合轄區企業、 【詳細】
天上人間重抖擻,不拘一格降雷鋒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親愛的朋友,有這樣一個人,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浪花層層。他有一張年輕的面容 【詳細】